主题:官之骚 作者:黑马非马 4:30pm 20/10/2013
看到了洪奕婷的《对的辣椒 对的社会情绪》,心里是出奇的平静。人家说“狗改不了吃屎”,我当然也不能奢想在早报的官方背景之下,这方御用文人还能够逃脱“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臼巢。 我当然也没有把洪奕婷比成狗儿让她吃屎的意思。首先,我不得不为伊的“信任赤字”新词叫好!政府面对人民逐渐淡化、失去的“信任”危机而担忧,而“信任”却偏偏是政府是否能够取得人民的“委托”来继续执政的钥匙 -- 这么一来,就可见洪奕婷是“有的放矢”,箭靶正是人民! 然而,从“信任赤字”引申到“正面情绪赤字”,却使我瞠目结舌,对洪奕婷愈加另眼相看。众所周知,“情绪”这个字眼,给人习惯性的感觉,向来就是很“负面”的,和“理智”对立的东西。 我们都说“不要闹情绪”啦、“不要情绪化”啦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晓得当一个人“情绪”高涨的时候,往往就是不能对事对物作出准确判断的时候。那么,洪奕婷的“正面情绪赤字”,葫芦里头卖的是什么药呢? 为尊者“韪”,为主子分忧,洪奕婷当然有她的政治正确性,无可厚非。其实,什么是“正面情绪赤字”,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会遍布对执政者的“负面情绪”太多了的现状。 不可思议的,对于这种“赤字”,洪奕婷居然在毫无确切证据之下,片面的把它归咎于人们“消极的羡慕与嫉妒心理” -- 这点,真是居心可铢啊!
原来绕来绕去,这帮御用文人的一贯伎俩,到头来总是把“贼赃”载在人民头上 -- 这一股民怨,“正面情绪赤字”的所以出现,不是执政者不好,竟然还是人民“眼红”的关系! 啊哈,把治国不力,以致发生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的这种状况,简单的归咎于人民因为羡慕与嫉妒,这样的思维是幼稚或恶毒,或许只有洪奕婷心中有数。我心中还是很平静,因为我知道,公道自在人心,不是谁谁说了就算。 洪奕婷 的荒谬,注定她写出来的,也只能是狗屁文章。她说:
这就不是幼稚了,而是低能得迹近白痴的说话。因为就算是一个小孩子,他也知道在购买辣死你妈 -- 一碟也好、一包也好,椰浆饭的小贩绝对不会给你海南鸡饭的辣椒。 可以想象,当洪奕婷 在购买椰浆饭,而小贩配给她竟然是“带蒜头和酸味的鸡饭辣椒”时刻的尴尬和无奈。可以想象的是,洪奕婷 的“正面情绪赤字”,伊的怒气和怨气,甚至可能就在小贩中心发飚 -- 啊哈,或许就算洪奕婷 有涵养,她以后还会再次光顾这摊椰浆饭吗? 当椰浆饭小贩配给鸡饭辣椒给食客的时候,货不对办的结果,就会引起顾客的“信任危机”。这和政府执政时某些不当政策引起民怨是相同的道理。不同的是,顾客可以立即抵制、排斥不良的小贩,而人民对政府不当的施政,却只能继续吞下苦果 -- 拒绝的机会还是有的,那是2016。 很显然的,李总理忧心忡忡的,也就是2016。现在,让他苦恼困惑的,如果他的想法也和洪奕婷 一个模式,在在野党还是一盘散沙时,新加坡人将伊于胡底? 这就让我联想起了陈嘉庚!“治大国如烹小鲜”,何况是陈嘉庚这样的贤人、伟人!我相信,如果李总理看得懂《集美学校100周年 弘扬嘉庚精神 共筑中华复兴梦》这篇新闻,看得懂什么是[嘉庚精神],他就不会说出《本地建筑工程多亏有外籍工人》这样的鸟话! 不管是怎样当上总理,是李光耀的庇荫也好,是集选区奥步制度的提携也好,最主要的,李总理从来就没有想到 -- 多亏了新加坡人民,多亏了新加坡这个国家,能够让他吃香喝辣,舒适的慨叹“高处不胜寒”。 不是吗?其实不仅是“本地建筑工程多亏有外籍工人”,其实还有“本地家庭多亏有外籍女佣”,“本地企业多亏有外籍人才”等等等等。 三国有句俗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试想,当这位印度籍挖土机操作员在新加坡工作18年的成果,是他在本国工作80年的待遇时,是谁更应该说感激,那就得看谁更有良心了。 有谁,有那一国的国民比新加坡人更冤枉呢?有那一个国家,可以提供给新加坡工人5倍、10倍于新加坡的薪水?如果有的话,就算是扫地洗厕所,我看新加坡人也会甘之如饴的啊! 感激外国工人的同时,却不晓得新加坡工人对此的牺牲,不仅没有最低工资的保护,还得面对廉价劳动力无情的竞争 -- 李总理当然没有想到,这位印度籍挖土机操作员退休之后,优哉闲哉,在印度家乡悠游岁月。而同样是挖土机操作员的新加坡人,老来面对的将会是一堆忧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