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诗偶得(34) 作者:李客星 12:52pm 20/09/2005 宋楚瑜大陆行访寒山寺,该寺的住持送他一幅行书中堂,上书《枫桥夜泊》诗文,说得体也不得体;我不敢说张继的诗不好,不过在寒山寺前的摊贩,到处都是‘夜落乌啼霜满天’,真的是太滥了。对于一个来访的贵客也送这个,还不如干脆买一叠寒山寺的明信片送他。 一来说明主人家不够体贴细心,二来寒山寺供奉的‘和合二仙’——寒山和拾得,那么多的禅诗,日本人疯狂崇拜,连美国的嬉皮士也懂得欣赏,拣一两首送贵客,才合知书识礼的出家人身份嘛。 ![]() 同样的道理,如果中秋节每每都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而且满足于此的话,我们的中文水准永远都在原地踏步。中秋除了人月团圆之外,也是思念故人的季节,唐朝的李贺,就故意在农历八月不写中秋而写思乡,【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诗家说:“贺诗力避陈言,不肯蹈常袭故,如‘三月’不用‘桃李’字,‘五月’不用‘蒲艾’字,‘七月’不用牵牛织女事,……‘八月’不明叙中秋,而在第二句中暗含佳节思家的意思,这都是他冥心孤诣,避免习径,力求新创的地方。” 杜甫的构想更奇特,明明是思念妻儿,却写妻儿想念他,【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结果杜甫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把少妇的美姿写得太令人难忘,到了宋朝还不时有词人把这两句收入自己的词中,一直流传下去: 【南歌子】晁元礼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高河瑟瑟转金盘。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南歌子·中秋】张元干 凉月今宵满,晴空万里宽。素娥应念老夫闲。特地中秋著意、照人间。 杜甫的老婆,到了宋朝倒成了嫦娥的化身了。张九龄把月光和思念量化起来,宋朝人又来抬杠;这边厢说‘夜夜减清辉’,那边厢偏说‘未必清辉减一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鹧鸪天】郭应祥 (中秋后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 万里澄空没点云。素娥依旧驾冰轮。 今人老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说有墨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