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幽灵的复活 作者:李莫愁 07:28am 24/10/2022 《幽灵的复活》 文/ 李莫愁 前外交官比拉哈里10月17日在《海峡时报》发表一篇政治观察,题为《习近平的中国梦——它的魅力和危险》,他警告: 新加坡是大中华区之外唯一以华人为多数的主权国家。“中华儿女”应该支持中国梦对新加坡来说,构成了一个严重,甚至攸关生存的威胁。 这篇文章马上受到两位网红级人物的关注,转载到脸书并点赞: ——许通美的意思是新加坡的华人(那些用华语交谈和用华文读报的)还在听周恩来、习近平或者李克强的话(/号召),岂不是质疑行动党50余年的国民教育彻底失败——我们跟他们又不是同一国,凭什么要听“领袖”的话呢? 2、半个华人的默乐说:好文章!事实上,复兴民族主义已经在较小的范围内发生了。当过去被压制或声称被压制或被羞辱的群体开始积极地主张权利,作为正义或补偿,甚至作为历史的自然进程。/只是这回是一个大的巨人在做。 比拉哈里的文章真的是应了一句老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其立论是基于“成见”、“没脑”和“危言耸听”。 首先比拉哈里杜撰了一个词叫做:恢复失地暨族裔民族主义(revanchist-ethnonationalist)。 按照比拉哈里的逻辑,如果现时中东有个逊尼派(Sunni)或者什叶派(Shia)的精神领袖扬言要发起圣战(Jihad),那么穆斯林应该支持圣战的论述将“直接攻击了新加坡这个立国的基础,因为它明确地通过宗教关系,呼吁我国的穆斯林将一个人口方面的事实加以延伸,把新加坡重塑为一个‘穆斯林国家’。” 在默乐的转载帖子下有很多留言,绝大多数都认为比拉哈里言之成理,一位网友(看名字也是华裔)就说:“这里有大量的人仅凭种族血缘就默认支持中国,这使它成为一种威胁。引用共同的种族是一个民族国家想要的,这也正是三K党对美国的要求。‘亲中’在这里没有被广泛地被批评,只是因为我们有太多在潮汕华人中的隐藏种族主义者,他们会立刻被冒犯并大发雷霆。”——把“亲中”和美国的3K党相提并论。 唯独有位署名陈绍荣(Siew Weng Chan 音译)的网友独排众议,他说: 这位前外交官的专栏文章令人失望。把任何国家面临的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归结为两个词 "复仇主义·民族主义",这不是一个拥有如此杰出职业生涯的人应该做的。最后一节关于 "对新加坡的威胁 "的跳跃是对华裔新加坡人的侮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新加坡人。真正的威胁是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冲突使新加坡处于需要选择一方的境地时。 总算是遇着一位明白人。很多人对于“文化认同”一无所知,就把许多事混为一谈;“盲目亲华”等于共产党,等于“反西方”。作为华人如果不对中国文化认同,那就干脆不做华人好了。把你的教名(Christian name)留给孩子作姓氏,全家说英语,免得人家看出你的祖宗和籍贯。 文化认同(英语:cultural identity)是身份认同的其中一个层面,代表著认同某个具独特文化的群体及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方式。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相似并有重叠,但两者意义并不相同。当一个人可以接纳并且认同某个民族具有的文化,并不代表自身属于某个民族。又例如文化基督徒,指对基督教的文化认同,而非其信仰价值观认同。 这里的英语人可以接受你认同哈利波特、魔戒、漫威超级英雄、日本动漫甚至韩流,可是如果你认同中华文化,他们就觉得你一定是Barisan。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余英时就提出他的“文化中国”的概念。他非常清晰地区分了什么是‘政治中国’、什么是‘文化中国’,区分了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祖国’、‘国家’、和‘政府’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我们才可以理解他关怀的是哪一个中国,也可以理解他始终如一的中国观。后期他甚至说共产中国不能代表中国文化。 同样的,行动党对于华文的政策也是受到这种政治偏见的影响,老是要“去中国化”。政治人物自己都分不清什么是“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认为自己有能力“蝉过别枝”,创造出全新的华文和华语来;其实,“拍拖”和“吃风”有那么重要吗?是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睿智才足以装备你面对如今各类思潮和言论。近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开头几句简直是晨钟暮鼓: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读比拉哈里,“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的华校生有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热爱自己的种族及其文化,竟也是一种原罪。所以今天数典忘祖的二毛子才讲话那么大声? 新国志的读者,署名“when will this generation be gone”读了比拉哈里的言论后,极其沮丧,留下这样的读后感: 其实,新加坡华语为母语的人群顶多能再苟且偷生二十年,之后就死亡殆尽、烟消云散,总算不用辩解自己是否有个中国心、是否有个中国梦,魂魄升天的那一瞬间也即是脱离华人血统终身诅咒的了断。 哈利玛总统最近在屠妖节的讲话还特别强调“增进互信加强多元种族社会”,也没说我们已经建设成了“单元种族社会”,而这种危言耸听的文章不仅挑起种族之间的不信任,还造成不同世代华人的猜疑。难道《海峡时报》要成为只宣传某种政治立场的媒体,成为本地的《福克斯新闻》吗?而《联合早报》基本上代表华社,看到此等狗屁,竟还“闷声大发财”。 由于李显龙的明示(落地生根)和暗示(落叶归根),六七十年代那个把华校生都视为共党同路人的幽灵又复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