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41 名作鉴赏:《茵梦湖》 作者:艾维丹
主题:名作鉴赏:《茵梦湖》
作者:艾维丹 04:34am 15/12/2022

回应: 迟来的春天 张美增(已故) 作者: 艾维丹 08:48am 05/12/2022

名作鉴赏:《茵梦湖》
https://www.sohu.com/a/128473995_398740
-------------------------------------------

《茵梦湖》是德国作家施笃姆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描述莱因哈德与伊丽莎白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后来,伊丽莎白的母亲强迫伊丽莎白嫁给了家境富裕的艾利希。多年后,相爱的两个人在美丽的茵梦湖畔再度重逢。

小说写得富有诗意,体现了作者鲜明、独特和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茵梦湖》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展现德语语言魅力的典范之作。

内容梗概

男女主人公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莱茵哈德外出求学,伊丽莎白依从母亲的心愿,嫁与莱茵哈德好友、有钱的庄主艾利希。多年之后,莱茵哈德应好友艾利希之邀去位于茵梦湖湖畔的庄园作客。昔日的旧情人相见,余情未了,却苦于现实的残酷,相见只能是痛上加痛,最后莱茵哈德远走他乡,终身未娶,孤独终老。

作者介绍

特奥多·施托姆(1817—1888),德国小说家、诗人,生于德国北部当时属丹麦的胡苏姆。由于反对丹麦的统治,常年流亡在波茨坦。1864年丹麦战败后才重返故里。由于受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较深,所以抒情性成为其创作的特征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最早从搜集德国民歌开始,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作品大多形式朴素格调清新,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语言富音乐性。他的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写北德家乡的自然景色和爱情,此外,诗人还希一些歌颂自由、保卫德意志家园不受异族统治的爱国主义诗篇。

艺术鉴赏

小说的主要部分讲的是男主人公莱茵哈德在乡间生活时与伊丽莎白的交往,因此,农村的自然美景赋予了热衷讴歌故乡美丽大自然的抒情诗人施托姆以自由驰骋的无限空间。于是,文中的森林、湖泊、鲜花、绿草在他的笔下无不充满浓浓诗意。比如《林中》一章里,大伙儿到附近森林去郊游,“首先得穿过一片松树;林中空气清凉,光线朦胧,地上撤满了细细的松针。走了约莫半小时,便出了幽暗的松林,来到一片爽朗开阔的山毛榉林中;这儿一切都是明亮的,翠绿的,从繁密的枝叶间不时投射下来一道道阳光;在人们的头顶上,有一只小松鼠不停地从一棵树枝跳到另一棵树枝。—在一处旷地上,古老的桦树的树冠长拢来,形成了一个绿叶拼成的透明的弯顶。”又如,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的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在林中寻找草莓歇息时,一切自然景物都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太阳当空照着,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一些绿色的小蝇振翅停在空中,给日光照射得发出金色的闪光;包围着它们的是一片细柔的嗡嗡营营,时不时地也从密林深处传来啄木鸟扣击树干的咚咚声,以及生活在森林里的其它鸟儿的鸣叫。”在这里,绚丽的自然美景和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本身就构成了一迫独特的风景线,构成了一首绝美的抒情诗。

又如,《茵梦湖》一章中,莱茵哈德多年后荣归故里,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越过树梢往前看,“是一个豁然开朗的阳光明媚的天地。脚下远远地躺着一片湖水,宁静,湛蓝,四周几乎全让阳光朗照的绿树包围着;树林只在一个地方留着豁口,展现出背后远远的一带青山。正对面的绿色树林中间,像撒上了雪似的一片洁白渭吓是果树正在开花。在高高的湖岸上,耸立着一座别墅,白墙红瓦,给绿叶衬得格外悦目。一只鹅鸟从烟囱上飞起来,在湖面上慢慢盘旋。”恰是这美丽如画、令人陶醉之地,为小说的故事发展营造了一个如诗的背景。

在景物描写中,施托姆除了将景物写得生动自然、充满诗意外,还特别善于用景物烘托气氛,做到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譬如《依着妈妈的心愿》一章中,在莱茵哈德望着心爱的伊丽莎白的倩影悄然隐去之后,他来到了湖边:“树林静悄悄地立着,给湖面投下大片的阴影;湖心却洒着朦胧昏黄的月光。时不时地,林中发出一点儿飒飒的颤动声,这不是风,而是夏夜的嘘息。”文中这湖面上的“阴影”和那片“朦胧昏黄的月光”以及林中“飒飒颤抖声”,一方面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另一方面更是莱茵哈德当时怅然若失的心境的写照。于是这“嘘息”,并非只属于“夏夜”,它同时又是源自莱茵哈德心海的声声叹息。

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施托姆还进行了细腻的动作描写,《伊丽莎白》一章结尾处男女主人公的离别情景就是一个例子:“她垂下手,再也说不出任何话。他穿过走廊,到了门口再一次转过身来。她呆若木鸡般站在原地,两眼失神地紧盯着他。他跨前一步,朝她伸出双臂;但突然又猛一扭身,出门去了……”这种源自戏剧的表现手段,无声胜有声,很好地描绘了预感到即将失去莱茵哈德的伊丽莎白对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情的万般留恋,以及莱茵哈德眼看无可奈何花落去后欲爱不能而痛下决心放弃时的复杂心境。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很好地调动了读者发挥想像力的积极性,十分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小说里还有许多不胜枚举的细腻的景物以及动作描写,由于施托姆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故事在施托姆笔下均具有浓郁诗意,从而使整个作品获得了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大马华人网站

留言簿

艾维丹 15/12/2022


阅读全部回应



欢迎上帖, 如果要匿名, 可用任何笔名, 不必密码

笔名:                    密码: 注册会员按此
电邮: 回应通知
主题:
延迟: 可设定在几个小时后才显示
内容:

图片:
音乐:
录音:


luntan

转移文章 转入专题 转入专栏 作者删除文章 作者修改文章 编辑组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