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84 无聊才读史 作者:艾维丹
主题:无聊才读史
作者:艾维丹 09:36am 03/12/2022

无聊才读史    艾维丹

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书”指的是“尚书”(古代的一部史书),可见孟老对“尚书”中记载的一些历史事件是存疑的,是无法“尽信”的,怪不得许多人都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正因为是胜利者写的,故对自己不免作一番涂脂抹粉、人工美化,以求万古流芳;而于失败的对手也不免要大事撒尿泼粪、大加鞑伐,藉以强化自己一切所作所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结果历史事件往往被涂写得面目全非,令人难以置信。

郭沫若曾经做过一番考证,认为“后人是深受了周人宣传的毒”,所以许多史书都对商纣王一面倒的作出妖魔化描述。

也有人指出,《泰誓上》里说的“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灸忠良,刳剔孕妇”,纯属捏造,一派胡言。又说:“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等语 ,是司马迁凭自己的想象给纣王画的一幅漫画。

果真如此,这正是当今台湾人所说“抛泥巴、抹黑、诋毁”的丑陋文化。

毛泽东熟读二十五史,也爱月旦历史人物。他强调看待历史人物要从大的方面作出评估,基于这项原则,他曾经肯定了秦始皇、曹操甚至是苏联史达林的一些历史功绩,给予正面的评价。

此外,他对郭沫若的考证十分赞赏,对商纣王的一些作为,颇有好评。他说:“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又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又说:“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后来失败了。”

毛泽东是一位胜利者,他手下的文士们写出来的历史就一把劲儿把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一无是处。这一点,老毛当然心知肚明、了若指掌,他心里恐怕会为这位蒋兄暗暗叫屈,觉得人们实在不应该把他的功绩一笔勾销,彻底否定。但对蒋介石的一些翻案文章,却要等到毛泽东去世二十多年后才在史学界出现。

令人惊叹的是,今天台湾政坛上那些政客、政治无赖彼此间互抛泥巴,互相抹黑,互相诋毁的伎俩,居然是已经延续了三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政客们在疯狂推行“去中国化”的当儿,竟不肯把这“传统文化”一并扫除,反而视同珍宝,并盗而据为“台湾本土文化”,想来也真是太有趣,太有趣了。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就是明天的历史。当后代子孙读到了今天台湾这一段政治史,若要弄清楚其中的黑白是非,恐怕还得先从考据学方面大费周章一番。

1931年鲁迅在《赠邬其山》一诗中写道: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我想,读历史的人恐怕难免会有一种“无聊才读史”的无奈吧。——— “南无阿弥陀。”

本文修改于: 09:49am 03/12/2022



大马华人网站

留言簿

艾维丹 03/12/2022


阅读全部回应



欢迎上帖, 如果要匿名, 可用任何笔名, 不必密码

笔名:                    密码: 注册会员按此
电邮: 回应通知
主题:
延迟: 可设定在几个小时后才显示
内容:

图片:
音乐:
录音:


luntan

转移文章 转入专题 转入专栏 作者删除文章 作者修改文章 编辑组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