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08
主题:管中窥豹之“躺平”不见得经济就好! 作者:多话 7:07pm 22/11/2022 回应: 生命诚可贵,经济价更高 作者: 森林木 8:21pm 20/11/2022 真是见树不见林! “在新加坡执政者眼里,草民生死乃末节,经济兴衰方是正题。” -- 这段话就有失公允!记得有段新闻报道说黄循财在报告疫情的记者会上拭泪,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总是“真性情”,可见得不是草菅人命的恶吏。 我这里想补充的,是我不曾因为黄循财掉眼泪就停止对他的批评。毕竟,作为领导抗疫小组的决策者,“眼泪”更应该是寻求控制疫情打赢病毒的动力。 可惜的有两点:一是黄循财本人的魄力能力皆不足;二是这个抗疫小组想来还要受着总理内阁的掣肘,不是黄循财想干什么都行。 抗疫小组的吊诡与诙谐,就是一国三公,3头马车就没有全权负责的人 -- 也就是等于没有人必须为抗疫的成果负起政治责任。 这样一来想要做好事情就只得靠运气了。在“清零”时期,黄循财和颜金勇的烦恼就是没有办法揪出隐藏在社区的“无症状患者”。所以只凭着堵截的功效,就没有办法“清零”。这样一来,就造成社区的病例此起彼落藕断丝连。幸运的是虽然未尽全功,却也大幅降低社区的确诊病例。病例一少,死的人也就少了。所以黄循财和颜金勇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在抗疫的努力还是值得赞许的。 然而王乙康一上来就不同了。骑冠病脚车、和冠病下“蛇梯棋,摆明了就是靠运气的赌徒。当然,在原则上我也认为他是受了狗屁专家说的70%以上人口完成接种疫苗就能够起到“群体免疫”的误导。 因此,如果说他们不顾草民生死就非事实。 而说到:“反而中国领导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他国早已渡过新冠肺炎难关,就中国还在疫情上拖泥带水,作茧自缚。现在开也不是,闭也不是,进退两难。” -- 那简直就是胡扯了。 说中国领导人“优柔寡断”?那么还得去参考参考人家的什么17大18大19大和刚刚完成的20大的定调。人家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毫不含糊啊哩。 而说到“妇人之仁”,把一个执政者在照顾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说得如此不堪,老实说,这就是我不能够“客气”的理由。 多言无益!我觉得你应该将下面的几篇文章 --《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算大账 看优势》《抓落实 增信心》《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不动摇 不走样》《科学精准 扎实推进》-- 都好好的看一看,也好开开眼界,知道什么是鸿鹄之志?什么是“燕雀”。 至于说到“他国早已渡过新冠肺炎难关,就中国还在疫情上拖泥带水,作茧自缚。” --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和死亡人数虽然继续下降,上周却也报告了 310 万新病例和 5万4000 多例新增死亡。 试问,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哪一个国家“敢”自诩已经“渡过新冠肺炎难关”的呢? 末了,说到“...(中国)现在开也不是,闭也不是,进退两难。” -- 这种被西方媒体洗脑后的臆想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11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说: 「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这几个“坚定”下来,竟然被你说成“进退两难”...呵呵,恐怕不合事实呗?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如果各国在疫情一开始时就能够做到“武汉”在抗疫政策上的坚持,那么世界早就清明了。而说到“清零”和“经济”的关系,那就很滑稽了。要知道,中国的“动态清零”虽然影响了正常的经济发展,然而作为世界唯一的能够在疫情之下连续的维持GDP正成长的国家,我实在想不出新加坡人有什么可以讪笑的理由? 我想,看一看红蚂蚁网站的这篇新闻,你可能就会气馁:《新加坡经济遭国内外因素夹击 来年增长或将放缓》。 中国的GDP从2020年之后就一直在成长 -- 虽然成长的指标少过预期。然而,所有的“躺平”、“与冠病共存”的国家,有几个已经恢复了2020年的盛况呢? 两年多来,中国的步伐虽然慢了,却一直前进。而譬如新加坡,在2020年因为疫情退后了几十步,现在虽然就如你说的“不顾草民生死”快步向前,却离开2020年的“水位”还有距离 -- 龟笑鳖无尾已经是笑话了,现在竟然笑起“鱼”来了,那不是更滑稽荒谬吗?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