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72
主题:向日葵之歌 by 美贵 李才茂曲 蔡培强配伴奏 作者:蔡培强 01:05am 01/11/2022
新加坡六十年代写歌的还有一位,叫李才茂,其名字却淹没了,原来他在1969年那次在“日本园”举办的左派文艺演出后就被抓,也很快就被BUANG唐山了,其代表作就是这首“向日葵之歌”。 那时本地有两大文艺团体,一个叫康乐,一个叫赤艺,他是赤艺的,后来这两个团体都被封了。李爷爷掌权后,除了忙着建屋子,也忙着打压文艺活动,那时就算你只是拉拉二胡,也会被认定是亲共分子呢! 除了打压,也忙着创建替代团体以收编音乐爱好者,人民协会就这样诞生了,另外还设立奖学金,签约后送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后能为己所用,那些无此荣幸者后来落魄到去酒楼夜总会拉二胡谋生,这是后话。 先说1969年的那场文艺晚会,可以看出已经受到文革很大的影响,在李爷爷的地盘歌颂毛泽东?找死就有,团体被封后团员作鸟兽散,但底子还在,到后来七十年代成立的文艺团体如生活剧社,星海艺术团,实验剧场等都是源自于此。 时钟已经走到70年代,老蔡已经开始懂事,在我懂事时只知道有一首”本地歌曲“,那是一位小学同学叫”谢种德“的,大概是参加了1969年那场文艺晚会后,来我家唱"胶林我们的母亲“给我听,我才知道有所谓“本地歌曲”。 此君是参加社阵的,后来还拒绝服兵役坐了牢,出来后生活困苦潦倒,后来失去联络,颇想念他,本来想在歌声唱响七十年代时在舞台屏幕上登寻人启事,想象他也许在观众席里,但未能实现。 这首”向日葵之歌"是2013年槐华为铜锣到曼陀林音乐会而介绍的,老蔡这时敲伴奏功夫已经是高一水平,出来的效果相当好,也弥补了一点六十年代无歌可敲的遗憾,忽然想到,李才茂被捕的时候应该像马人一样,也有一大袋的歌纸被带走?那六十年代的歌就有一山高了! 等我把电竖笛的工艺图纸和软件代码卖掉得十万美金后,再拨1万印尼盾请许庭芳律师向法庭申请庭令物归原主,就能彻底解决六十年代无歌的困境了。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