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览:268
主题:评林任君的《狂澜、砥柱》(上) 作者:李客星 10:25pm 04/10/2005 《在报业恶性竞争狂澜中,找寻华文报的中流砥柱》一文,是林任君于2005年9月24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的讲稿。(早报2005年9月30日言论版) 这篇讲稿对‘世界华文传媒’有何影响?不是本文关心的范围。本文所感兴趣的,是对本地读者的影响和隐喻。 林任君的文章,主要把华文传媒的‘笨下去’(dumping down),说成是不可避免的‘恶性竞争’狂澜。然后在对比的情况下,暗示他是有理想的总编辑,早报的做法是一股清流,将来也是砥柱的模式,以此来辩护报馆偏袒执政者的作风;一付‘克己复礼’的清高样,其恶心的程度不下于彭恰恰的自慰光碟。 两岸三地的确有很多传媒在‘挣扎求存’,早报根本挤不进这个模式;我敢断言:即使全世界的华文媒体都死光了,新加坡还会有华文媒体橱窗的存在。 新加坡华文媒体在国内和英文源流的媒体‘争宠求存’的独特现象,可说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才值得林任君介绍给全球同侪嘛。新加坡的媒体‘嫔妃’无数,玉体横陈,不过,能够肏她们的只有一个皇上(肏读‘操’,本文因这个腥膻字而显得低俗,进而不负责任……),所以她们只好效法港剧《金枝欲孽》的‘争宠求存’,很有意思。 无国界记者联盟去年把新加坡的新闻自由排在伊拉克的前一名(好像是147名),诸位可以想像吗?在伊拉克做记者,是随时头上有炮弹呼啸而过、随时会被美军或叛军打死、绑架、勒索的冒险活动,在新加坡当记者简直是到了天堂!——怎么会排在伊拉克之前呢?可见,新加坡要不是有安逸和现代化的环境,就新闻自由而言,或许应该排在最后一名吧。在没有新闻自由的大环境下,领有牌照出版报纸,说自己在‘挣扎求存’,不怕笑掉人家的大牙? ‘恶性竞争’——要看从什么角度和位置。对《苹果》的老板黎智英而言,他是竞争下的胜利者,游戏规则由他定,有什么‘恶性’可言;做了妓女又不让嫖客叫鸡,是不道德的。 2003年9月林任君在接受李阿姐访谈时说:“这是一个‘市场力量’主宰一切的时代,这年头谈个人的‘办报理想’似乎是一种奢侈。”——看似很务实,其实不尽然,如我前面所言:就看从什么角度和位置了。 以凤凰卫视为例,我一直怀疑刘长乐是大陆放出来‘统战’的棋子。因为不志在赚钱,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媚俗,走人文关怀的路线,结果路越走越宽,还团结了一批两岸三地的知识分子。虽然电视台设在香港,可是广告客户几乎清一色是国内的大企业。在刘长乐的无心插柳也好,或者说个人品味的领导下,变成一个有国际视野的大品牌;只要对大陆没有太大的偏见,许多华裔知识分子都接受凤凰台的人文和新闻节目。刘长乐在这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是前无古人的,后有来者还需模仿他的模式,这样的竞争,在他看来会是‘恶性’的吗? ‘恶性竞争’的解药就是‘管制’!?林任君说:“竞争之所以被称为恶性,是因为竞争没有让媒体强化报道质量、确保新闻准确、客观、平衡,反而必须快速出街、主观偏颇、添油加醋;竞争没有让版面成为雅致、悦目的图画,反而必须美女俊男、清凉上阵,或以血腥恐怖的图片,刺激感官;竞争没有让媒体完整成为传递信息、社会公器的载体,反而助长无厘头、夸张渲染、舍本逐末,侵犯隐私、政治扒粪,带来的结果就是制造外表绚丽刺激欲望的即食产品,一次性消费,既矮化高层读者的智慧,也无法开启一般民众的民智,甚至将民智引入下降的通道。” 这点要分两方面来反驳。 今天报章小报化(tabloid)趋势,主要是人们生活的空间和时间都受到大量的压缩,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竞争的关系不大。版面小型化就必然低俗化吗? [二]既然林总擅长把事物极端化,‘矮化高层读者的智慧’,那我也斗胆提出其反面来研讨一番: ……待续 |
大马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