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92页
04览:082
主题:SAP School? SAD School?● 黄循通 今日观点 2007-05-05 作者:冬冬 11:58am 06/05/2007 今日观点 2007-05-05 -------------------------------------------------------------------------------- 还记得1979年1月2日实施的SAP School, 是在1978年12月小六会考(PSLE)放榜前夕公布的。在我记忆中,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教育分流制度”,只有排名在首8%的全国小六考生才有资格申请入SAP School就读。所以特选源流课程的学生,也俗称为“8%生”。 我所就读的是公教中学附小,依照公教中学的升学传统,公中附小的小六毕业生,只要在PSLE中的所有4个科目考获及格,就可以升上中学部就读初中一。所以在不知道要实施SAP School的情况下,我们这一批小六考生便进行了PSLE。 结果1978年12月,成绩放榜了,及格是及格了,可是依照即将实行的SAP School计划入学标准,我是其中升不了公教中学的附小毕业生,因为根据排行,我所考出的成绩是在8%以外。这简直是晴天霹雳的消息!成绩放榜前是胸有成竹的把握会升到公教中学,放榜后却是名落孙山。那时,真是搞到家人、母校措手不及、乱成一团,对于我的升学去向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家人、母校为了这突然其来的发展,迅速的向有关政府部门请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网开一面,让PSLE及格的公教中学附小毕业生,升到中学部去。结果,有关部门答应母校多开两班,我很侥幸的挤进了我的母校。 可笑的是,这最后两班的中一生(也称为“非8%班”),所读的课程与“8%班”一样,唯有不同的是,有关部门指定,“非8%班”只能修读华文第一语文(CL1)和英文第二语文(EL2),或只能修读英文第一语文(EL1)和华文第二语文(CL2),而不能够修读像“8%班”的中英都是第一语文(CL1, EL1)。 母校全体从校长到老师还是不管指令,一视同仁的对“8%班”和“非8%班”给予CL1和EL1的教学,充分的体现了公教中学以中英教学为重的精神。后来,我们也有很多位非8%生,通过中二、三的成绩,挤进了“8%班”,名正言顺的以SAP School学生的名义毕业。 化悲愤为力量,是我在这事件的总体验。因为,悲伤只会让自己可怜自己。我也在12岁的那年,领悟了世事难料的意义,更确定了世上没有所谓理所当然的定局。 我夹着双语的背景,穿过娱乐界、商业界、广告界和媒体界,让受单语教育的同僚、上司,另眼相看,也为自己和事业制造了无数的机会。 我常说的一句话,“拥有双语背景,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想因为双语背景而如虎添翼的话,到别处起飞去吧!”
·作者任职于新加坡报业控股市场集团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