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92页
编选文章
03览:271
主题:诺维茨基的谋生伎俩 作者:段延庆 11:55am 22/04/2007
诺维茨基何许人也?诺维茨基是来自德国的NBA球星。朱跪说: 这里头就出现一个吊诡,当朱跪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诺维茨基”的时候,是说我们需要更多很会打篮球的球员,还是说我们需要很多领高薪的球星来炫耀我们负担得起? 诺维茨基的年薪接近两千万美元,恐怕顶尖的金融人才到华尔街闯一闯、或者科研人员到世界顶尖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一辈子都赚不到这样的钱,那么打篮球是一个怎么样的技艺?为什么需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它和农夫很会种菜、补鞋匠很会补鞋有多大差别,以至朱跪志伟说我们需要更多诺维茨基呢? 这一切的铺陈,其实就是为后面要说的找一个正当的理由: 球星的转会费和艺人的高薪是资本社会一个很畸形的现象,他们付出的劳动和他们的所得绝对是不成比例的,拿这个来为部长加薪辩解,这些“御用”读书也真是太少了!而这样露骨地宣传物质主义观点,认为只有金钱成本和金钱收入才是人类活动的最终标准以及最终的决定因素,这些人连脸红都不会吗? 如果说我们生产的目的是得以消费得起若干环境和舒适,那么即使你在世界上最昂贵的城市,有个十万美金年薪的收入,应该都可以过得很舒服,为什么要百万,以至千万呢? 现代工业社会最擅长的就是扼杀人性,把一般人在生产过程中手脑并用的乐趣肢解,成为支离破碎的单调性;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乐趣仅仅是少数领高薪的特权分子,所以他们永远都不想退休,希望长久地做下去。而一般人只能依靠娱乐、体育来填补那份空虚和孤寂,用这样的角度来看工业社会,你就不会惊讶,为何有尊严、有体面的都是那些帮我们填满剩余的96.5%社会总时间的人,是明星、歌星、球星。于是有人还总结出一个说法:“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名气和他距离生产线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看来这些“御用”已经把政客归入球星一类,可是怎么写来一点也没有反讽的味儿呢? 可恶的是,这位仁兄还是《星期5周报》和《大拇指》的副主编,以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去办报纸,到底会怎样荼毒我们的下一代呢?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