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70页
02览:299
主题:今日报选读:避免另一轮的亚洲价值观辩论 作者:李客星 1:40pm 19/12/2005
避免另一轮的亚洲价值观辩论 星期一 2005 年 12 月 19 日 西蒙·戴 新加坡再次受到国际批评,这感觉似曾相识。死刑引起澳洲人的愤怒、非官方组织给新闻自由和善待女佣打低分、一所英国大学拒绝前来办教育,因为他们认为这里没有学术自由。 此起彼落的回响自90年代起没有停过。美国在冷战后的胜利,引起建设自由民主体制的一股热潮。新加坡则以‘亚洲价值观’回应,以求稳住自己的文化和在急剧加速的亚洲经济体中求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让这场辩论消声不少。就像币值一样,亚洲价值观贬值了。8年之后的今天,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亚洲又冒起来了,看上个礼拜东亚峰会就知道了。与此同时,新加坡的人权问题又被挑起。 随着西方的批评声加大,我们是否该跳入第二轮的辩论?我想最好不必。 亚洲仍有必要和美国打好关系。对新加坡来说,随着自贸和战略关系的签署,两者的关系比任何时候还更加强。 不像90年代,今天民主已经在亚洲普遍实现。去年和今年本区域的大大小小选举都被认可是公平的。更多亚洲人认为政府应该聆听他们的心声。 新加坡也在转型中,自李显龙总理上任后,他也要求他的内阁集思广益,来‘重造’新加坡。 一个建造国际性都会的愿景已经呈现给国人。引进赌博、无上装表演、应承更不同、更兴奋和动感的城市,至少对对保守民风来说,新加坡已经轻松起来了。 可是,李先生迄今仍未对如何深化民主和尊重人权开诚布公过;同样地,政府也没有对如何根植文化、稳住‘亚洲’基础有任何说明。 与其火爆和高分贝的亚洲价值观辩论,还不如平和的对话有效,求同存异是更可行的。有很多例子证明后者比前者带来更多的改变。 一个例子:近年来对妇女歧视的改进,如公务员福利、就读国大医科的机会、儿女的国籍等。新加坡按自身状况逐步接受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的内容。 同样地,新加坡也在考虑:如何在国内提控在外地嫖雏妓的国人。当新加坡公民组织在热烈讨论和国会上被提及时,政府必然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政府没有明确表示,不过国人应该有信心政府会正确处理这件事。 从这些例子,我们知道最有效的变化应该是来自内心深处。不过,也有两个缺点: 首先,外在的影响仍然是重要的,提供一个比较他国的角度,虽然我们也要求他们体谅国情。接受他人的教训不过是设立一个范式标准来酌情增减。 其二,内部讨论必须透明化,不能让政府官员专断,推行的步骤也必须考虑优先顺序。 不然的话,一些国人将不明白:为何癫马艳舞可以,而同性恋派对却不可以。或者拍摄政治活动家的纪录片违法,裸露的镜头却可以。 让国人充分和有效地参与决策过程,国民教育占很重要的角色。有关民主、宪法和人权的课题,尤其重要。不该再有禁忌,或者流为政府或国际观察组织的无脑政治宣传。 东西方之间有关‘亚洲价值观’的无谓辩论应该避免。确切认识到世界和新加坡的变化,新加坡人和他们的朋友才能讨论什么才是对新加坡最有利的选择。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关系学院的主席,并在国大教授国际法。 本文修改于: 1:49pm 19/12/2005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