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54页
02览:075
主题:邱逢甲其人其事 作者:闻达星 12:43pm 27/10/2004 回应: 汉奸自有救国论 作者: 费言 11:09am 27/10/2004 邱逢甲(1864-1912),字仙根,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祖籍广东镇平,曾祖士俊随郑成功赴台湾。逢甲生于台湾苗栗,移居彰化。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进士,授工部主事。甲午(1894)中日之战,中方大败,清廷被迫与日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日本。逢甲与台湾人士联合上书清廷,要求废约,不成,遂倡建‘台湾民主共和国’,被推为副总统、义军统领,率义军抗日。兵败被迫离台内渡,先居广东潮州,后归镇平,致力于教育事业,创办学校,推行新学。辛亥革命时,历任广东革命军政府教育部长、广东谘议局副议长,又被举为广东代表,赴南京参加孙中山临时政府,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后因病返粤,次年卒。 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十三卷、《集外集》、《集外集补遗》等。逢甲为晚清诗界革命巨子,黄遵宪称他为‘真天下健者’,梁启超把他和黄遵宪、夏曾佑合称为‘近世诗界三杰’。论诗既主张创新,又主张博取前人乃至同时人之长,熔于一炉,自成面目。所为诗题材广阔,与国家大事有关者极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其对台湾的怀念和对南洋绮丽风光的描写,在当时诗坛上是较突出的。 又,费兄无需惋惜,区区两三千字‘湿湿碎’,只是敝人的‘自残与自爽’,请勿旁生枝节,因为起心动念皆是造业也。 |
大马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