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46页
02览:306
主题:早报选读:叶鹏飞—龙应台一文激起千层浪 作者:何家凉 10:54am 26/04/2004 回应: 论坛时事 Moderator 作者: 游黎 03:18am 26/04/2004 ● 叶鹏飞—龙应台一文激起千层浪
著名作家龙应台为此发表《为台湾民主辩护——与华人世界对话》一文,试图解读选举结果与台湾民主的意义,引发了激烈的反响。 龙应台文章的观点在台湾有相当的代表性,虽然台湾知识界对于选举结果存在非常分歧的意见,他们对于台湾民主制度基本上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由一个“过程”的广角镜,来检视这次选举所产生的种种现象。 无党籍立法委员苏盈贵认为,民主制度不是天赋,而是学习来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不同的阶段,才可能开花结果。他举1848年四处闹革命的欧洲和1861年发生内战的美国为例子说,台湾的民主过程才17年,经历阶段性的问题在所难免。 他认为学习民主就如小孩子的成长:“他必然会经历少年时期的叛逆和青年时期的恋爱,那都是民主政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没办法期望孩子从少年一下子跳到成熟的中年。” 东吴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盛治仁表示,全世界的民主发展都经历曲折的路程,台湾也不例外,现阶段的台湾民主犹如半桶水,可以说它一半空,也可以说它一半满。 他承认这次的总统大选并不平顺,最后也争议不断:“这一次的选举当然我觉得绝对是一个民主的退步。可是,如果说你单纯从这一个事件本身就说民主是失败的,我想这个结论也下得太早了一点。” 台湾民主的发展是否会倒退,盛治仁并不悲观。他表示,选后一个月,社会逐渐恢复秩序和平静,并开始学习把争议交由法律程序解决。 他说,如果台湾民众从事件中学习反省、体谅与自己不同想法的人、反制政客操弄族群的做法,台湾民主反而会从中累积未来进步的动力。
这个论点在台湾却有高度的认同。东吴大学的
他说:“中共的一些干部,比如沙祖康在沙斯时期讲的话,在台湾变成经典,证明大陆对台湾的敌意非常深。候选人如果操作它可以得利,他当然会去操作。” 苏盈贵表示,大陆对台湾的威胁,确实让政客有操弄的空间;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台湾民族主义在大陆威胁的同时正在发酵。他说,这种集体潜意识让政客能利用大陆的威胁从中获利。 |
大马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