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127页
编选文章
12览:181
主题:文过饰非 作者:李莫愁 2:20pm 29/01/2014
文过饰非 老番癫吴俊刚星期三 (2014年1月29日)的专栏《基础设施也会迅速老化》,题目根本就是“文过饰非”。 首先,所谓的基础设施并不是生物,不受生命周期的影响,怎么“也会”迅速老化呢?之所以用拟人化的“老化”二字,只不过是要掩饰两种人为的疏失:
吴俊刚说:“几天前,公共交通理事会秘书长谢明德发表公函,回应报章读者针对巴士与地铁车资调整提出的意见。他强调,如果不调整车资来反映经营成本的上升,业者用来维修和改善服务的资源将越来越少。尤其让人关心的是我们的地铁系统快速老化,而因为车资没有反映成本的上升,两个公交业者在巴士经营方面近几年来都出现赤字。” 如果公共交通理事会诸公把企业贪婪认为是理所当然(赚不够是一条大理由),必须动用公权力来保护,那我也没话说。 看吴俊刚在文章里头提到伦敦和德国的基础设施,贫尼80年代在伦敦寺庙挂单时,就曾见识过这百年地铁站木制的电动扶梯,几处狭窄的通道,让有幽闭症的人很不舒服。后来一把大火把那都烧得干干净净,新建的大厅根本看不出是百年老店。比起伦敦地铁站,新加坡30年的地铁系统怎么就“迅速老化”,敢情是基因突变的“早老症”? 再说,新加坡的巴士服务恐怕也有接近百年的历史,怎么不见“老态”呢? ![]() 所以说事后看来,那时轰轰烈烈召开的地铁听证会根本就是wayang,苏碧华虽然说了真话,却没有上位者去认真解读。更好笑的是:听证会之后,陆续发生更多的故障(没收集思广益之效),单单2014年1月就发生了6起(1月还剩2天,可能还会增加哦!)。 苏碧华说:“我在位的11年,一分都没有减过维修费。”——也就是说:她在位的11年一分都没有加过维修费,这怎么可能!拿乘客的生命开玩笑不是?难道苏碧华在这11年没给自己加过薪吗?再来,地铁公司和陆交局两边都“抵憨”,有许多维修的灰色地带都互相推诿,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做(长达11年)。而什么也没做到底是谁的责任比较大呢?当然是负责监督的陆交局。追究下去,说明政府骗人,什么私营化……政联算什么私营化?说到底只不过是国库通党库。 写一篇文章就要把所有责任推給生命周期,认为打Botox和拉皮都要人民埋单,我说这老番癫才是真正的“迅速老化”。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