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127页
02览:020
主题:弹指之间,全国都是「好」学校… 作者:直言 6:23pm 23/11/2013
又到了小六会考放榜的时刻,教育部长王瑞杰不忘提醒家长们不必过度重视孩子所取得的积分。李显龙总理也在面簿上这么说: “不论成绩如何,我有信心你们将能上一所好学校继续学业,有尽责的教师协助你发挥潜能。” 总理没有说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哪有不好的呢?总理没有说出来的,是“好”的相对程度罢了。 不过,对于“尽责的教师”这回事,我却有相当的保留。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这个和尚应该也可以说算是个“尽责的和尚”了。 俗语都说:“名师出高徒”。那么,“名校出高干”也就天经地义了 -- 不是吗?许多国家都是如此,总之那些掌权管钱的,莫不是就是几所名校的专利。名校就是好的学校,哦...不,是“最好”的学校。那么,所谓望子成龙。李光耀留学,都知道要去“剑桥”,李显龙要去留学,也知道要去“剑桥”,基本上从来也不会考虑那些口碑比较普通的大学,当然更不用提什么“野鸡大学”了。 所以嘛,李总理的说话就有了太多的水分,是经不起推敲的废话。我不相信,有几个家长可以在听到李总理温馨的说话之后,会从善如流,从此就没有为孩子选读名校的烦恼。 当然,因为成绩进不了“名校”又是另一回事。说到这个“成绩”,我突然就想起教育部长王瑞杰提醒家长不要过度重视孩子所取得的积分的说话。作为教育部长,不晓得王瑞杰懂得不懂得有“解铃还是系铃人”这句话。 “解铃还是系铃人”,如果规劝家长不必重视孩子在学校取得的积分,那么又何必脱裤放屁,在学校里打分来折腾家长和小学生脆弱的心灵呢? 严孟达的《追求好学校》,其实一纸废话连篇。我可怜他作为御用文棍,总得表示表示,为主子的废话背书。那种把“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成败关键、相应环节都四两拨千斤,一个太极推手又推回到家长身上的无耻惯技就甭说了。他说: 家长必须放松对孩子的压力,不对孩子的学业分数斤斤计较,给孩子打气而不是打击,给孩子信心而不是自卑,这对家长可是一项挑战。 其实,严孟达这段话还蛮有道理的。只是,他老兄和李显龙和王瑞杰都一样,都是不善于照镜子的人。如果把“击”改成“分”,把“家长”改成“学校”,不是一切烦恼的根源都解决了吗? 学校必须放松对孩子的压力,不对孩子的学业分数斤斤计较,给孩子打气而不是打分,给孩子信心而不是自卑,这对学校可是一项挑战。 这一来,不就都是好学校了!不是吗?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