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127页
02览:284
主题:天才与白痴 作者:直言 01:27am 25/10/2013
常听人说,“天才”和“白痴”,就在一线之间,有时也很难分辨。譬如说爱迪生孵鸡蛋的时刻,周遭的人莫不以为他头壳进水了,谁晓得就这样孵出一个举世无匹的大发明家。 或许,这也是我们时常听到的“大智若愚”什么的吧?陈振声年纪轻轻,又是将军又是部长,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说是“天才”也不为过。那么,是否就因为这样,必须把自己妆扮成“白痴”的糗相,才显得自己是个“天才”呢? 刚刚在《淡马锡政论》里头看到了《No poverty line please, we are Singaporeans 》这篇文章。引述陈振声的话这么说:
我的英文虽然半桶水,也晓得陈振声的意思是说新加坡政府不会考虑设置官方的“贫穷线”,因为这不能完全反映穷人所面对的问题的严重和复杂。并且,也可能导致错过了协助那些没有被列在“贫穷线”上的人士。 你听到过什么叫做“因噎废食”吗?为什么铁塔尼号要沉下去了,是让小孩和妇女先上救生艇呢?人家说“事有缓急轻重”,“急”的先救,“焕”的不是不救,是慢点来。“重”要的事就要争取时间,要先进行;不那么重要,“轻”的,不是不做,而是放在“接下来”才做。 如果有了“贫穷线”,那么就可以制定救济的程序和目标。如果觉得某些身在“贫穷线”的人士也需要救济,那就表示“贫穷线”的估计水准太低了,必须调整数据。 新加坡不可以有“贫穷线”,这就好像工人不能够享有“最低工资”的保护一样,都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大毒瘤。怎么会这样呢?陈振声不会不懂得政府制定了“就业补助金”来周济一些勤奋工作,薪水却很低的国人。这“就业补助金”救济的门槛,其实就是一道“扶贫线”。 谁敢说接受国家政府补贴“就业奖励金”的工人不是“贫穷人”呢?陈振声的荒谬,就是只会说“无厘头”的话。今天早报《观点》有一篇《向公积金局求助》的投诉,在我看来,真是句句血泪。我不晓得在新加坡一个每月收入只有280元的工人要怎样生活?这点,我真希望那些指责新加坡人不会理财的“理财天才”,能够大发慈悲,给投诉者唐辉英指点一下。 据我看,国家有责任保护人民的权益,唐辉英的例子,很“严重”但一点儿也不“复杂” -- 新加坡人里头有几个像唐辉英这样的、因为没有“贫穷线”所以不算“贫穷”的人 -- 并且因为公司剥削工人缴交公积的权益,以致失去了国家就业入息补助的工人呢? 陈振声,你不会错过了协助这些人吧?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