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117页
01览:257
主题:星加坡组屋政策。 作者:敦符国荣博士 1:24pm 21/04/2011 星加坡组屋政策。 2011年4月20日大马星洲日报报导,星加坡国会被宣布“解散”,4月27日提名5月7日投票选新政府。 星加坡的选举,反对党只买到一两样菜,要炒出什么好料理也是有限公司。马来西亚的选举比星加坡的看头好多了,反对党买的菜款样多,能炒出各种各样的料理。 今天我看了几篇贴文,都是有关星加坡房屋的问题,特别是雷风雨在2011年4月18日贴在本论坛的“马宝山谈工人党政纲: 降低屋价等于资产贬值”。 字里行间说“把人民的个人储蓄吸食殆尽以养肥国家储备”和“刘程强质问的是,首席估价师如何得出“理论上的价值”。政府说这是以“市场价值”为准。紧接其后的问题当然是(1)如何决定有关“市价”,以及(2)应不应该以市价为准?”。 总的一句话,星加坡人认为“政府卖给人民的组屋很贵,人民,特别是受薪者被屋价压个半死”。特别是吴明盛在2010年12月1日的贴文说“我们父辈只须15年或更低的按揭,在1990年代买组屋的我这一代就需付上20年的按揭。到了这世纪初至今,我们的新一代就必须给30年的按揭奴役了”! 他用了一个怪名词“按揭”。这是指“储蓄”或“供期”呢 ? 屋价贵贱应以他的老豆时代在同一个地点买的组屋一方尺是啥价钱。到他的时代一方尺又是甚么价钱一方尺。到了他的孩子的时代一方尺又是什么价钱。不能以必须“储蓄”几年才有能力买。或必须供几年才供晚完。 价钱的比较应该已“每平方尺或平方米”为单位。必须是同一个地点。屋子内部构造也必须一样。不一样的地点和内部构造不同,价钱不走样才怪。 要比较父辈时代和这个时代的“能力”就必须比较父辈时代和这个时作同一样工的工钱上升是否和屋价上升是“同等比数列”。 千万别学令伯广西村的山番喊到“唉呀,肥料起价起到吓死人,过去50公斤的卖RM50-00,现在RM100-00。可怕啰”。 令伯听了令火发着鸟到“你他妈的树胶一公斤RM1-80,50公斤的肥卖RM50-00。现在肥才卖RM100-00,只起一倍。可是,现在树胶一公斤是RM14-00是起了7点7倍,你他妈不喊,唉呀树胶起的更吓死人” ? 所以,我历来不相信华人比较东西的方式。因为他们搬不同的东西来比较,也不是根据“同等比数列”来比较。 我是一位退休的估价师,据我所知,在全世界的民主法治的自由市场,不动产会跟着该国的繁荣上升。因为上帝只创造一个地球,一个国家只有一片土地。该国的人民只能“站”在那片土地上。假如该国地小人多,便必须以“人站人”的站在那片土地上。 这是“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 为了能让“人站人”,该国政府便想办法“使”人能站人站在国土上。于是便向“太空”发展。要建屋,不能只建一层,必须建多层。这样,你站在楼下,我站在一楼,他站在二楼,其他人站在3楼,4楼,5楼。这样的人站人,人叠人叠上一百几十楼。 那片地建的楼,地面平均10方尺站一个人的价值输给5方尺站一个人,5方尺输给1方尺,1方尺输给6方寸,6方寸输个1方寸。 所以,住家屋站的人少,百货大楼站的人多价值又胜过住家。那些山番地,一公里平方站不到一个人有狗屁价值。假如土产价钱贱,你问他要买芭吗。他可能拿巴郎刀追你几公里。 星加坡地小人多,地价当然贵。地贵屋价当然也贵。因为屋子是建在地上。要降低成本,唯一的办法是设计每平方尺能站越多人,成本就越低。 由打呵欠的面包: Papsicle 2作者:雷风雨本月19日贴在本论坛的几张组屋的相片看到我像母鸡生蛋那样的咯咯笑。星加坡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的屁股怎不该重打80大板 ?那么贵的地皮,敢敢在上面建一座才5楼的组屋。隔壁的几楼看不到,山上那座也不够高。 那位工人党的阿哥头刘程强质问,首席估价师如何得出“理论上的价值”。政府说这是以“市场价值”为准。紧接其后的问题当然是(1)如何决定有关“市价”,以及(2)应不应该以市价为准” ? 马宝山讲“市场价值”为准。草包刘程强问“如何决定有关市价”完全正明他是一个“草包”。 以全世界民主法治的国家而言,市价是市场上自由买卖的价钱。草包别来告诉马来西亚的山番“我们星加坡市面上没有人买卖地产”。所以没有市价可做比较。 怪不得星加坡的反对党会如此没有看头。原来是由草包领导的。 看来,这一次星加坡的选举,PAP又是“自摸”吃湖的啦。反对党只能靠“吃软饭”,受委当国会议员啦。 由:敦符国荣博士著 作者电网址:penisular@live.com.my 电话:012-7059613(中午12点到下午3点) 注:版权没有,翻印转载下载不究。也欢迎读者将任何本文作者的文
|
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