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标题 第129页
编选文章
19览:112
主题:没常识 作者:殷素素 1:04pm 21/12/2014
没常识 反过来说,遇上在野党选区发生“事情”的时候,他们又突然灵光一闪,能够联系过去未来,不惜务虚,推理出一大套道理来;他们认为“没有人知道真相——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这错综复杂的问题背后有太多“也许”,令人怀疑背后是否有更大的问题……纸包不住火…… ![]() 【武吉巴督鼠患】 这几天主流媒体热衷于报道捕鼠的热闹,甚至让本该道歉的四个部门口出狂言去指责民众: 却没一人去思考鼠患代表什么样的威胁?为什么会在这么多监管机构眼皮下发生?为何不能防患于未然,地方政府在睡觉吗?这样大规模捕鼠要花多少钱?最后由谁埋单等等问题。 我在过去的文章已经讲过,现在的官方机构都是奉行“无complaint无做工”,甚至是“少complaint还是无做工”的情况。本来是要“为人民服务”的,现在在很多选民眼中都变成区中的大bully,by-law设立一条又一条,遇到“自己人”可以无睬当没看见,遇到“对手”也可以小题大作。 最好笑是武吉巴督地铁站附近属裕廊集选区,而李智陞次长正好坐镇该区。他不是很关心全国市镇会的管理手腕吗?他对在野党选区市镇会的报告感到吃惊,那么对于自己集选区内的鼠山又吃惊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国外经验,地铁站附近不可以设餐饮店,理由就是会像纽约地铁那样(纽约地铁鼠患长达数十年历史 灭鼠收效甚微),有一天老鼠会进入车厢,跳到乘客的身上。而政府放任地铁公司建零售店,吸引大批快餐小食店入驻,收入据苏碧华说是比车票还多,那问责该停在哪儿呢? 我就说这么多,让有常识的读者去推理。 【李显龙】 李显龙“在个人面簿网页分享他今年10月到国家图书馆参观《争取合并的斗争》展览时,拍下的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是一份有社会主义阵线领导人林清祥亲笔签名的职工会文件;另一张照片则是拍下一份署名“王明”的马来亚共产党研究组织文件。李总理指出,两份文件的笔迹相同,‘王明’其实是林清祥在马共的化名,这足以证明林清祥是共产主义者,而社阵当年也受马共控制。” 先不说李显龙有没有常识或者注意到他们常说的“历史语境”,这使我想起去年的一部韩国片《辩护人》,讲的是80年代的釜山,那还是白色恐怖时期,为了巩固军人政权,军方秘密警察不惜制造一些所谓北韩间谍,把一些学生搞的读书会,通通打成是卫星组织(那些所谓“足以证明”的物证后来都被辩护律师揭露为荒腔走板)。然后严刑拷打,要这些年轻学生招认……咦,怎么这么眼熟? 先说李显龙的老爸,当年要不是和共产党走在一起,怎么他们会派一个“全权代表”方壮壁和他经常保持联系,难道这就“足以证明”李光耀是共产党吗?林清祥领导左翼运动,更有可能被共产党视为同路人,好啦,退一万步讲,即便王明就是林清祥,并且还学习马列主义什么的,那么李显龙要证明林清祥是共产党/共产主义者(林本人曾在《海峡时报》郑而重之否认过),至少要证明那份署名“王明”的读书笔记何以是“马来亚共产党研究组织文件”,而不是读书心得或者是社阵的内部文件?作为一国首长,看到两张照片就“足以证明林清祥是共产主义者,而社阵当年也受马共控制”——会不会下得太轻率了? 【李叶明】 李叶明拾人牙慧的文章《换政府?你准备好了吗?》,就如一般诋毁民主的人一样,夸大民主选举的偶然性来唬人,认为会一个不小心就变天了,抢的是中间选民。 其实,作为在野党支持者的新加坡人来说,大家的体会最深。50年来,这种偶然性根本是微乎其微,有时还进一步退两步。算起来在新加坡总共才发生过五次:
平均10年才一次,且是三胜二负,太不“偶然”了。33%的国人希望激进变革,然而世事却不以他们的主观认知而改变,所以这些人应该服膺于“集体无意识”的超稳定结构。 对于削尖脑袋,一心要钻入主流的李叶明来说,最能让文章见报的方法就是附和主流的现编词,最好还带点歹毒的用心,且危言耸听些,实在太没common sense了! |
luntan |